陇上铁汉:安维峻简介
安维峻(1854年-1925年),字晓峰,号盘阿道人,甘肃秦安县人。清代著名的谏官,以其坚定不移的正义立场和对国家民族危机的深切忧虑而闻名。
早年中举人后,光绪六年(1880年)中庚辰科士。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他一生气质清廉,品性耿直,不阿权贵,不结朋党。直到光绪十九年十月,他调任都察院福建道监察御史。
在甲午战争前夕,当时国内外形势紧张,对于李鸿章等主和派的态度,安维峻坚决反对。他连续上疏六十五道,其中包括《请诛李鸿章疏》,抨击了慈禧太后、李鸿章等人的错误政策和个人行为。在这份奏疏中,他提出:“杀李鸿章以振奋人心!”并指出慈禧太后的牵制皇帝行使国家政权的隐私,以及李莲英干预朝政的情况。他说:“如是而将士有不奋兴,贼人有不破灭者,即请斩臣,以正妄言之罪!”
这份奏章震惊了当时的朝野,但也引发了慈禧太后的愤怒。她下令将安维峻革职发往军台赎罪。但光绪皇帝为了保护他免遭杀身之祸,在圣旨中明确表示:“若不严行惩办,恐开离间之阶端。”最终,将安维峻革职发往张家口军台效力赎罪。
尽管遭受打击,但他的正义行动获得了广泛支持。在被送走时,有好友特地为他准备车马,并亲自护送至张家口。此后,他在五年的访戍生活中始终保持着报国赤诚的心志。
归乡后,他先后在南安书院、家乡私塾讲学,并主持完成了一部重要历史文献《甘肃新通志》。晚年的他曾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也辞职回乡,从事农业耕作和著述,最终在家乡去世,享年七十二岁。他的生命虽短暂,却留下了一段传奇的人生故事,被誉为“陇上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