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联以什么为指导思想张维屏

张维屏,字子树,号南山,又号松心子、珠海老渔,是清代著名的官员和诗人。出生于广东番禺(今广州市),1780年至1859年10月13日在世。他在嘉庆九年中举人,在道光二年进士后,因厌倦官场黑暗,于道光十六年辞官归里,隐居“听松园”,闭户著述。

张维屏自少有诗才,以能诗闻名乡里。在鸦片战争期间,他目睹英国对中国的野蛮侵略,这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他写出了歌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三元里》,赞扬陈连升、葛云飞、陈化成捐躯报国的《三将军歌》等诗篇。这些建议在当时流传甚广,对鼓舞爱国主义起到了重要作用,也是研究鸦片战争史的一份宝贵资料。已故文学家阿英曾称赞张维屏这些作品为“最具有灿烂不朽光辉”的“英雄史诗”。

除了其政治活动与文学创作之外,张维屏还积极参与教育事业,并与林则徐等人结识,“宣南诗社”也因此而成立。此外,他还是一位深受民众喜爱的人物,其公正廉洁和关怀民生的形象被后世传颂。

虽然他晚年的生活相对安静,但他留下的作品依然充满了对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咸丰九年的他病逝后,其遗作未竟,而他的精神却继续影响着后人的思想发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