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家春秋许桂枝旦行演员与岁月的物是人非

我,许桂枝,从未想过自己会走进黄梅戏的艺术世界。自小,我就被周围乡亲们的歌声所吸引,他们时不时哼唱着黄梅小调,这些旋律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我没有家传的艺术背景,却因对这门艺术形式深深迷恋而投身其中。在1970年7月,当黄梅戏正处于低谷时,我毅然考入了县黄梅戏剧团。经过艰苦努力,不久便成为舞台上一个受人瞩目的演员。当时的人们称赞我为“桐城小花”,那是多么荣幸的一份殊荣!

然而,在有了名气之后,我并没有忘记那些让我成长的地方和父母般对我的支持者。我每年都会花费大半年的时间回到故乡,与普通群众一同享受精彩的黄梅唱腔。

曾经,有许多机会让我有可能加入省市级的大剧团,但我选择留下。这不是因为缺乏雄心,而是在考虑到,黄梅戏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它根植于这里。如果大家都离开了,“感觉有点对不起严凤英大师”。记得有一次,我们去桐城挂镇乡的一个村子里演出,一直唱到突然停电。我愣住,不知该如何是好。但当看到台下的手电筒光亮起来,星星点点,那是我最大的期待与回报。我克制住眼眶里的泪水,将整场戏唱完。

现在,在年岁渐高,即将达到退休年龄的时候,我却依旧无法放弃这个行业。我告诉年轻的小伙伴们:“我们离不开 黄梅戏,我们离不开基层群众。”于是,从2005年开始,我主动担任剧团中的新人启蒙老师,一字一句地教导他们演唱技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