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晓晓黄梅戏物品演绎许桂枝旦行艺术

我走进黄梅戏艺术的殿堂,并非出自家庭传承,而是从小就被周围乡亲们的影响所触动,偶尔哼起几句黄梅小调,这份热情迅速蔓延成了一股无法遏制的情感。1970年7月,当黄梅戏正处于低谷时期,我毅然投身县级黄梅戏剧团,并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不久便在舞台上崭露头角,为当地赢得了“桐城小花”的美誉。我虽名声显赫,却未忘初心,将我成长的恩师严凤英大师以及培育我的乡亲们视为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多次有机会,我都被邀请加入省市级黄梅戏剧团,但每当犹豫之际,我的内心深处总有一股不愿背叛根生的力量驱使着我留下。在一次到桐城挂镇乡演出的经历中,当突然停电让我陷入迷茫之际,是村民们慢慢亮起手电筒的光芒激励了我继续唱下去。这一幕深刻印象在我的心里,让我明白了群众对我的期待与支持。我虽然眼眶湿润却坚持完成了整场表演。

经过半辈子对黄梅戏的热爱和付出,我即将迎来退休年龄。但是我拒绝放弃,因为这首歌曲、这段历史与这些普通人是如此紧密相连。2005年后,我主动担任剧团年轻演员的导师,一字一句地教授他们技艺,与他们一起追寻这个古老艺术形式真正回归基层群众的心路历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