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寿辉(1320~1360),一名真一,又作真逸,又名徐贞元,蕲州罗田县人,红巾军天完政权领袖。
卖布出身。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年)八月,与邹普胜等在蕲州利用白莲教聚众起义,也以红巾军为号。十月,攻占蕲水,他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一说建国号为“大宋”。第二年,所部以“摧富益贫”等口号发动群众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地区,众至百万。但因兵力分散,次年被元军打败,蕲水失陷,退入黄海梅山中。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部将陈友谅杀死于采石。
人物生平
徐寿辉是罗田多云乡上五堡人,为人正直见义勇为,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信。他与麻城铁匠邹普胜、江西宜春县和尚彭莹玉等人在鄂东宣传“天下大乱,大弥勒佛就要降生”的思想,并于同年八月,在多云山庄发动起义,被拥戴为首领。
徐率领的红巾军,一举攻取了罗田县城。九月,他打败了元朝的威顺王宽撤不花,并攻占了黄州和水陆要冲之地蕲水。在清泉师太殿称皇帝即位。他提出了“摧富益贫”的口号得到了广大贫苦农民的拥护,将现今黄冈市作为中心根据地派出两路大军向江西及湖南挺进。
他的领导下的红巾军纪律严明,不淫不杀,每攻克一地,只把归附的人登记于户籍,无余无扰,因而深得人心队伍迅速扩展到百万人的规模纵横驰骋于长江南北控制了湖北、大部分江南地区。当时民谣流传:“满城都是火官府到处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随着时间推移,当他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和内部叛变,他不得不不断调整战略并试图维持政权稳定,但最终未能挽救局势,最终在采石镇遭到部将陈友谅的手段谋杀。这场事件标志着天完政权走向末期,而其个人传奇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