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基,字孟载,号眉庵,是一位在元末明初活跃的诗人,他出生于1326年,并于1378年离世。在他的生平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更是政治和官场中的活动家。
杨基原籍在嘉州,但由于他的父亲大父曾经在江左任职,因此家庭迁移到了吴中,即今江苏苏州地区。这里正是他成长和发展的地方,也使得他成为“吴中四杰”之一,这个群体包括了高启、张羽、徐贲等众多有名的文人墨客。
在元末时期,杨基曾经进入张士诚的幕府担任丞相府记室这一职务。但后来,他选择辞去这份工作。随着明朝的建立,他被委以荥阳知县之职,并逐步升迁至山西按察使这一高级官员位置。然而,在他的仕途上,也并非没有波折。他最终因为谗言而失去了官职,被迫服劳役,最终是在工地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尽管如此,杨基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这些外表上的成功与挫折,而是他丰富多彩的人生,以及那些流传千古的诗作。在他的五言律诗《岳阳楼》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其境界开阔、意境深远的一面。而对于当时的人来说,他甚至被誉为“五言射雕手”,展现出了其独特而卓越的地位。
此外,杨基还著有一部极为宏大的论文《论鉴》,其中包含十万余言,这无疑显示了他对学问学习态度之坚持和深入。此外,他还曾在一次宴席上赋写了一首名为《铁笛》的诗,这一作品深受当时大家如杨维桢赞赏,当时维桢即已闻名遐迩,对杨基倍加称赞:“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
总结来说,虽然生活中的风雨坎坷,但作为一个文人的楷模——杨基,用自己的笔触绘制出了一幅既精彩纷呈又充满哲理的人生画卷。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常提及与他并肩作战的高启、高明、徐贲三人,他们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文化艺术界的一个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