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春,武生一员,以其非凡的武技和深情的表演,在京剧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出身于满族正黄旗,原籍河北雄县道口村,但早年随父迁居上海。从小就开始学戏,接受了家传及多位师傅的指导,如徐德增、于德智等,并在六岁时便开始随父练习武戏。
李万春以“客串李”为艺名,在上海首次登台,与荀慧生合作演出了《三戏白牡丹》,赢得五子夺魁。随后,他与父亲一起在各地巡演,一举成名。他的艺名由赵安伯赐予,意在他长久如春天一般永远年轻。
李万春不仅学习了许多经典剧目,还不断创新,不断排演新剧目,如《田七郎》、《大树将军》、《佟家坞》、《阴阳鱼》、《羊角哀》等。他还受邀拍摄黑白有声京剧影片《林冲夜奔》,并创办过自己的科班——鸣春社,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京剧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在北京解放后,他被调回北京,并参与组建“首都实验京剧团”,后来又历经多次合并和改组,最终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京剧团。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遭到迫害,被错误地划作右派。但1978年,他重新回到舞台,并继续活跃至1980年代中期。
李万春代表作品包括《武松》、《火并王伦》、《九江口》等,同时也独有诸多作品,如《佟家坎》、《阴阳鱼》等。他的一生充满了对艺术革新的探索和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忠诚追求,使他成为中国 京剧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标签: 北京历史文化名人 、 36个中国历史名人 、 中华文化名人网 、 世界十大思想家是谁提出的 、 三秦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