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与名将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战国时期留下了无数传奇人物,其中乐毅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被誉为四大名将之一。乐毅(?-?),原名永霸,以字称呼,是子姓,出生于今河北省灵寿县西北部。他是魏将乐羊之后裔,在燕国担任上将军,并因功被封为昌国君,辅佐燕昭王振兴国家。
公元前284年,乐毅统领燕、赵、韩、中山、齐五个国家联军,对抗强大的齐国。在这场著名的战争中,他成功攻下70多座城市,为弱胜强提供了经典案例,同时也报复了以前伐燕之仇。然而,由于受到燕惠王猜忌,他最终投奔赵国,被封于观津,有号望诸君。
唐朝开元十九年,为表彰历代英勇武人的贡献,唐玄宗设立武庙,将周朝开国丞相吕尚(姜子牙)、汉朝留侯张良,以及历代其他十位武功显赫的人物供奉其中。上元年间,唐肃宗进一步扩充此列,将吴起等十位历史上的著名武人从武成王庙内供奉至武庙,这里包括了“燕王昌国君乐毅”,他与同一时代的吴起和白起共同被尊为“十哲”。
宋代宣和五年,也仿照唐制,为古代英雄们建立专门的祠堂,其中72位受敬仰的人物列表中亦包含了这个伟大的名字——乐毅。这不仅反映了他的影响力,也说明他在后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总结来说,作为一个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历史人物,无论是在战场上的辉煌成就还是在后世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位置,都让我们对这位杰出的军事家充满敬意。
标签: 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教育平台 、 教育考试网站官网 、 国家中小学教育智慧教育平台 、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