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高手赖心辉战略指挥与智慧决断

赖心辉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历史人物:赖心辉,历史上评为“四川军阀之一”,其人生经历充满了波折与挑战。中文名:赖心辉,别名:赖大炮,国籍:汉。出生于清代光绪十年(1884年),在四川省三台县鲁班乡长大,他的父亲是一位小商人。

早年学习风云人物曾伯和门下,并被保送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1911年毕业后分配到陆军十九镇见习。在那里,他结识了同乡刘存厚并参与了秘密结社活动,参加了同盟会,并在武昌起义中立下汗马功劳。

随后他跟随刘存厚入川,在四川陆军第四镇任炮兵标统,因功升任炮兵第二团团长。在护国战争中,他指挥40多门大炮,对黔军发起轰击,被誉为“赖大炮”。这场战斗不仅使他闻名遐迩,而且还促成了成都城内外的大规模爆炸声,使得守城黔军士气低落,最终导致戴戡撤离成都。

1920年代初期,熊克武和刘湘等人对抗北洋政府任命的督軍,这期间赖心辉先后担任过各个职务,如副总指挥、边防军总司令等。他还曾与刘湘结为儿女亲家,与熊克武合作时也曾推举第三军师长刘成勋为省长兼总司令,以答谢他的支持。

1923年的春天,由于内部矛盾重重,再次爆发了一系列战争,其中最著名的是邓锡侯、陈国栋、田颂尧与熊克武、刘成勋、赖心辉之间的混战。这场混战结束后,杨森再次杀回四川,将重庆收复。此时孙中山以大元帅府的命令任命熊克武为讨贼军司令,而将 刘成勋作为川軍總司令,同时委托赖心辉成为讨贼前敌总指挥,此时他的部队势力达到了1万余人。

然而,由于熊克武顾虑到他的权力过大会引来更多的人才难以驾驭,不愿意让他担任四川省长,因此改由但懋辛代替他成为前敌总指揮,这一突然更替造成临阵换帅的严重影响,加之内部联盟关系紧张,最终导致整个讨贼运动失去动力而崩溃。最终,一路败退至内江和资中的赖心辉宣布退出战场,使得熊克武所领导的联手失败。

1925年2月7日,当吴佩孚下台后,被授予正威将军衔并被委派为四川省长,但由于杨森发动统一之战对抗自己,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最终因支持不足而辞职,上书表示:“衮衮诸公,大才盘盘,只有你们不来,我要上吊。”

1942年病逝的时候,他身无分文,只剩下一元法币。这段坎坷的人生证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即便是拥有过一次伟大的荣耀,也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或幸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