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赖心辉背后的光芒

赖心辉简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名叫赖心辉的人物,他是四川军阀之一,被誉为“赖大炮”。他的故事,不仅充满了传奇,更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个人命运。

中文名:赖心辉,别名:赖大炮,国籍:汉。

出生于清代光绪十年(1884)四川省三台县鲁班乡,是一个小商人的儿子。幼年时期,在家乡读私塾,并在曾伯和门下学习。曾伯和是一位云南候补道台,对他寄予厚望,因此将他带到云南老鸦滩百货厘金局工作。在那里,他更加勤奋地学习,并被保送入云南讲武堂学习。

1911年毕业后分配到陆军十九镇见习期间,他结识了同乡刘存厚并参与了同盟会。随后,他参加了重九起义,以蔡锷、李根源为正副司令的云南军在昆明发动反抗北洋政府统治。他跟随唐继尧、刘存厚领导下的队伍攻打总督署,成功建立了云南军政府。

1912年,刘存厚成立四川陆军第四镇,其中包括第二师,其中的炮兵第二团由赖心辉任营长。此外,还有其他多次与敌人交战,如纳溪县起义反袁世凯等。护国战争结束后,由于与地方势力发生冲突,最终发展成刘罗成都巷战。在这场战斗中,赖心辉指挥40多门大炮对皇城轰击,因而被人称作“赖大炮”。

1920年7月,与熊克武联合驱逐滇黔军出川,为奖励他抢先进占成都的功劳,被授予三等文虎章及陆军少将衔。不久,又被委任为川北边防军总司令,在此职位上扩大部队控制范围至绵阳、梓潼、罗江和北川等县。

1922年7月,与熊克武一起对抗杨森,但由于矛盾重重爆发内战,最终导致邓锡侯、陈国栋两方围攻成都。在这一系列混乱中,他推举第三军总指挥刘成勋担任四川省长兼总司令,同时自己也获得了一些权力。但不久之后,因为支持熊克武,一度成为独立势力的领袖。

1925年2月7日,被委任为四川省长接替邓锡侯,但由于内部矛盾以及外界压力,加之无援助,便宣布中立退出政坛。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无数变迁,从风雨飘摇中的政治斗争,再到个人命运的大起大落,每一步都是历史的一部分,每一次选择都是命运的转折点。而他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复杂多变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如何在乱世间寻找自己的位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