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道上的物品寻宝之旅在www.tiexue.net上展开

潘大道,字力山,是一位杰出的法学家和政治人物。1888年出生于重庆市开县临江镇,他的早年留学日本,在早稻田大学经济科深造,并且在章太炎教授下学习经史子学。在此期间,他加入了同盟会。

1911年,潘大道回国后,参加了清政府的学部考试,并被四川当局聘为四川省法政专门学校教授。随后,他策动巡防左军管带刘秉章反正,并在1912年的4月担任成都法制局长,参与创办共和大学。

然而,当袁世凯派胡景伊入川主政时,潘大道辞职并协助董修武创办共和大学,但这所学校最终解散。他随后离开成都前往上海,在那里他常为《雅言》、《大中华》、《甲寅》等杂志撰稿,为当时的知识界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917年秋,潘大道回四川任省府秘书,同时也成为国会议员,不久又改任省政务厅长,并代理过省长一职。1918年春,他去了北京担任北京大学教授,而1919年的冬季,他再次前往美国留学,以便更深入地研究法律。

1922年回到中国后,被选为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在曹锟贿选事件中,潘大道积极抗议,最终因其强烈的言论而遭到曹锟的迫害。当曹锟倒台之后,潘再次返回北京,同时兼任教务长和律师职务。

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由于段祺瑞政府对学生的残酷镇压行为,对学生进行控告,这使得他的声望得到提升。此后的几年里,他一直致力于推广法律教育和法治理念,最终在1926年的夏天接到了上海法科大学校长邀请,一心希望通过教学来启迪民智、宣传法律理论。

1927年蒋介石定都南京之际,加上自己对于社会监督与指导国家事务的愿望,使得他创办《党论旬刊》,以此来指导社会、监督政府。他还接受南京“工作人员养成所”的讲课邀请,以继续传播自己的理想和理论。但就在这一切准备完成之前,只需短短一年多时间,就在10月14日的一天凌晨,被特务暗杀身亡,其遗作由友人搜集编纂成了《力山遗集》,1932年才正式出版。这份宝贵的人生智慧和努力不懈追求正义精神,将永远铭记于历史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