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成功。喜讯传到千里之外的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参与该项目的科研人员无比激动。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在本次探月任务中,该院多名科研人员参与了多个重要项目的设计与研制工作,为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探月任务贡献了多项关键技术。
时间回到2015年。湘江之畔,嫦娥五号技术负责人找到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于起峰,交给他一项技术难度极大的任务。这位负责人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以下简称航天五院),此人也许不会想到,5年后,于起峰给嫦娥五号装上了一双“慧眼”,辅助采样器高效完成了放样、抓罐、放罐等关键操作。
那天会面一结束,于起峰立即召集团队成员开了一个碰头会。“这是之前从未经历过的测量环境”“采样器上配置的相机已固定,不完全满足精密视觉测量需求”……于起峰静静地听着学生们讨论。那日,他们讨论了近三个小时仍意犹未尽。在办公区墙上印着这样一句话:有必要测量一切可测,并努力使尚不可测成为可测。这是测量学先驱伽利略的话,也是于起峰多年的追求,更是团队奋斗目标。
月球光照复杂,还有许多未知因素。传统摄像方法在月面难以适用。而其他国家已进行的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中,无使用摄像测量技术先例,他们只能从头开始。如果硬件条件不可更改,那就对算法进行提升。迭代算法需要实验验证,那一年团队成员往北京跑50多次进行系统调试和优化,在模拟环境中不断摸索实践。在每次问题回归后,与北京回来,他总是召集大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经过两年的打磨,这套算法趋向成熟。但于起峰总觉得还可以再好一点,他要精益求精。在2017年的一天,他把团队成员叫到一起。大人们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业务讨论,但没想到他提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要求:已有算法并不稳定,要推翻以往方案,全新的重来。此更大的考验在后面,当航天 五院再次联系他们提出能否利用嫦渊 五 号自身结构特征完成计数,这是一个“使不可变为可变”的要求。
接下这个任务后,与学生们熬夜加班,不停抠细节最终通过模拟验证,他们设计出的算法完美地完成信息获取任 务。在12 月 2 日22 时许,由于19 个小时 的工作之后 嫩 港 五 号 探 测 器 顺 利 完 成 了 月 球 表 面 自 动 采 样 。
但对于罗亚中来说,“环 墙 无 人 交 会 对 接 零 的 突 破”才刚刚开始。他作为主任设计师,对神舟八号以来历次交会对接作出了重要贡献,被授予 “ 中国 载 人 航 天 工 程 突 出 贡 献 者 ” 荣 誉 称 号。他2003 年进 “ 山”,称自己为 “ 明 知 山 有 虎 , 偏 向 虎 山 行”。为了解决交会轨道规划这个公认难题,他曾找遍国内外相关论文和技术报告,每天工作时间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直至被授予荣誉称号。
张青斌则是在12 月 16 日22 时00 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指挥显示大厅。他紧盯着大屏幕,此时距离他进场不过5 分钟,将距离成功着陆还有不到4 小时。在此次任务中,他及其团队为搜救力量提供引导信息,以确保返回器安全着陆。“我太激动了,这一天我们盼了快十年,我们的降落伞回收系统动力学理论在这么重要的任务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当返回器成功着陆后,他兴奋地说出这番话。(顾莹 张强)
标签: 我是歌手第二季免费高清视频 、 我是歌手第三季为啥删了三期 、 内地男歌手排行榜 、 隐藏的歌手 、 我是歌手2022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