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克恭(1248-1310),回鹘人,曾任刑部尚书。他不仅以画山水、墨竹著称,而且对儒家经典与理学有深入研究。他的代表作《云横秀岭图》以描绘烟雨林峦而闻名。
高克恭的父亲嘉甫,对儒家经典和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崇尚风雅,不愿意仕途,因此退居大都房山,生下五子,其中长子就是高克恭。由于父亲的影响,高克恭自幼就对经学奥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口诵心研,有识悟弘深。
在政治上,高克恭曾担任河南道提刑按察司判官、监察御史等职务。在江淮行省期间,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定儒籍、罢弊政、荐才望,并主张修明刑罚,以教化人道为辅助手段。他还建言汰冗官、增吏俸、慎刑狱等事项,但这些建议未能得到实践。
艺术方面,高克恭是元代四大家之一,与赵孟頫、大导、高思并称“元四家”。他的诗风神超韵胜,有奇秀之气,而他的画作则集众家之长,“大有思致”。他善于用泼墨写意,将形神兼备带给观者一种天真烂漫的情感。
个人生活中,尽管身为色目世家,但汉文化修养极其精湛。他去世前特命丧葬“用朱文公法”,显示出他对汉文化的认同和尊重。同时,他也是一位酒爱狂饮的人物,在酒酣兴发之际喜欢挥毫作为,这种性格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个人的情感和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