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解放后的那一天,胡作霖的故事在渣滓洞监狱的墙壁上被重新发现。他的名字,刻在历史的石碑上,与叶挺将军并肩作战,在牢房中共赋《囚歌》。这首诗,是他们共同的抗争之歌,是对自由和正义深切追求的一曲壮丽旋律。
胡作霖,一位四川汉子,他曾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学生。在那里,他遇到了叶挺,将军们一起经历了风雨。他加入了党,从1938年的冬天开始,一直到1949年11月27日,那一天他用生命为这首诗注上了最终的句号。
胡作霖的人生,就像这首《囚歌》一样充满了激情和勇气。他在报社工作时,用笔代替枪,对着黑暗社会大声疾呼。他写下了很多篇文章,如《失业恐怖增长中,职业介绍所内幕》,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也让更多人了解到失业者们所遭受的情形。
但他的言论太过直接,他触怒了当局,不仅两次被捕,还曾被关进重庆南岸海棠中华警犬训练所发生斩杀幼童饲喂警犬事件后采访现场,但他没有放弃,只是更加坚定地站立在自己的信仰之上。
最后一次,被捕后,他仍旧不屈不挠,在敌人的冲锋枪射击中高声唱起《囚歌》,以自己的身躯堵住敌人的枪口,为难友们掩护逃脱,最终英勇牺牲。这场悲壮的情景,让人们记住了一位普通人,但又非凡的人物——胡作霖,以及他与叶挺将军之间那份难忘的情谊和共同奋斗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