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处颂庄文颖院士半个世纪以真菌学开创我国学术辉煌

庄文颖院士:在半个世纪的探索中,她开辟了我国真菌学的新天地。从北京的一名小女孩到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庄文颖一路走来,都有一份坚持与热爱。在她的世界里,真菌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对象,更是她生命中最美丽、最神秘的事物。

1948年,庄文颖出生于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她几乎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与其发展同步。1973年,她踏入山西农学院(现山西农业大学)学习,那里的土地和知识如同种子一样,在她心田里发芽生根。

1978年,她考取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真菌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这是一个转折点,也是一次重大的人生选择。在那里,她遇到了自己的导师,并开始深入地探索真菌学这个领域。她说:“我要把失去的10年追回来。”这句话背后,是对自己过去所做选择的一种反思,也是一种对未来的承诺。

1983年,作为访问学者,庄文颖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交流学习。那里的风土人情,让她更加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成为一个科学家。回国后,她迅速投身到子囊菌部分类群的资源、分类、DNA条形码、分子系统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她将每一天都当作新的开始,每一次实验都是向前迈进的一个步伐。

学习成了她最大的乐趣,无论是在美国深造还是在国内工作,她都将休息时间压缩到非常苛刻的地步,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科学研究。她说:“我要把失去的10年追回来。”这是她的誓言,也是她行动力的源泉。

从事真菌学研究48年的岁月里,有许多难忘瞬间,但也许最难忘的是那些看似平凡却又极为重要的小细节。当时,一些国际同行曾怀疑过中国在这一领域是否有足够的人才和资源。但庄文颖并没有被这些挑战吓倒,而是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决心。她带领团队在全国26省区进行野外考察,发现新科1个、新属13个、新种360余个,为我国部分类群增加了大量物种数量,使得我们国家在全球范围内扮演了一席之地。

除了严格要求自己,庄文颖还严格要求她的学生们。她深爱着他们,就像一个母亲般关怀备至地说:“在实践中钻研探索,不怕吃苦,研究中敢于闯荡陌生的领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一些意外的收获。”这种治学态度感染了一众青年科研人员和学生,他们都受益匪浅。

鉴于她的巨大贡献,我国 academia 和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都给予了她最高荣誉。人们以她的名字命名了真菌新属——“海庄”盘菌属,以及细菌新属——海岸线氏族。这两项荣誉不仅表彰了她的个人成就,更是对所有致力于自然科学领域的人们的一份鼓励与鞭策。

尽管已经七十余岁高龄,但庄文颖依然积极参与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事业。不论是在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生物类条目,或是在课堂上教诲下一代,或是在网络平台授课传播知识,她总能以一种既谦逊又自信的声音讲述自然界中的奥秘,让无数人受到启迪。而对于“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称号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奖项,更是一份来自社会的大礼赞,它正体现出公众对于这样的英雄人物崇敬之情以及对未来科技发展充满期待的心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