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继戎,作为中国京剧四大名旦代表作之一,他的艺术生涯始于9岁时跟随父親裘少戎学习戏曲。早年便展现出对唱段的天赋,从花脸到净角,裘继戎在北京市戏曲学校(今北京市戏曲职业艺术学院)接受了专业训练。在那里,他不仅精通了《大·探·二》、《赤桑镇》等经典剧目,还深受老师王福来、杨振刚先生的指导。
裘派以其独特的声音和铜锤技巧著称,而小的时候就能感受到他对于声音的掌控。他拥有既高又亮且童音未脱的声音,这使得他演绎出的裘派戏充满韵味和生命力。在2002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后,他继续深造,并从马名骏、杨博森等老师那里学到了更多。
在学习过程中,裘继戎注重体验和规范,对唱腔、表演、做派等方面都进行反复钻研。他认为,只有扎实的基础才能支持更大的发展。同时,他也积极学习舞蹈,并将舞蹈与京剧结合起来,如他的作品《舞·武》,这展示了他对不同艺术形式融合创新的能力。
尽管外界建议他可能会选择舞蹈作为职业,但裘继戎坚定地选择沿着爷爷所走过的路——成为一名京剧表演者。这不仅是对父亲改名之意,也是对民族文化意义以及个人责任感的一种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