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沔阳渔家出身,祖父原姓谢,因入赘陈氏而改姓。父亲有五子,他排行第三。他早年读书,略通文义。有一卜者预言他日后定会富贵。1355年,加入红巾军,与徐寿辉、倪文俊并称“江南三杰”。随后他杀害了倪文俊,并吞并其军队自称宣慰使。
1358年,他攻陷安庆、龙兴、瑞州等地,并分兵攻取邵武、吉安等地。他自居平章政事,但不久后又被朱元璋击败,被迫逃往武昌。
1360年,他再次攻陷太平,但最终还是被朱元璋打败。在战死前,他曾短暂统治江南地区,被认为是明朝建立前的最后一位重要领袖之一。他的统治期间,由于对朱元璋的猜疑和恐惧,最终导致自己孤立无援,最终在鄱阳湖战役中战死。
历史上,对于陈友谅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一个勇猛但也极度猜疑和野心勃勃的人;有人则认为他是一位能力非凡的将领。但无论如何,都承认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以及他的死亡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同时也是明朝崛起的一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