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沔阳渔家出身,其祖父原姓谢,因入赘陈氏而改姓。父亲陈普才有五子,友谅排行第三。他少年时读书,略通文义。在察看祖墓的卜者预言后,他心中暗喜。
1355年(至正十五年),徐寿辉遣将倪文俊破沔阳,陈友谅起兵加入红巾军,以功升为元帅。1357年(至正十七年),他杀了倪文俊并吞并其军队自称宣慰使、平章政事。随后攻陷安庆等地,并称帝建立汉朝。
大战朱元璋期间,双方多次交战,最终在鄱阳湖一战中,朱元璋的船只利用风力焚烧敌舰,大败汉军。陈友谅被射死,其部队崩溃。不久之后,他儿子陈理被迫投降,使得汉朝灭亡。
历史评价刘基认为:“友谅之志骄、士诚器小,不足虑。”朱元璋则认为:“友谅亡,则天下不难定也。”杨璟则赞扬说:“向者如陈、张之属,但因天命故耳。”
高岱则认为:“友谅勇略虽未及项羽,而剽性狡悍,可谓一时之雄。”谷应泰总结说:“自元人失驭群雄蜂发,与我圣祖并驱中原者,如张士诚据吴等,是非一人可比。”
因此,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人物和事件,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地方和贡献,但最终结果是由历史的潮流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