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许桂枝,从未想过自己会走进黄梅戏的世界,但那旋律却在我的童年时光中悄然萌生。周围的乡亲们对这门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小调常常伴随着我的成长。我没想到,这些小调将成为我人生的起点。在1970年的7月,我投身于县黄梅戏剧团,不畏艰难,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在舞台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人们开始称呼我“桐城小花”,赞美我的唱腔和表演。这份名气并没有让我忘记那些曾经支持我的乡亲们。我每年都要花费大半年的时间回到村庄,与群众一起分享他们喜爱的黄梅戏。
多次机会摆在前面,我被邀请加入省市级的黄梅戏团队,但我选择了留下。因为,无论城市多么繁华,黄梅戏最真挚的情感是这里发源的地方。如果大家离开了,“感觉有点对不起严凤英大师”。
回忆一次我们到桐城挂镇乡的一个村子去演出的经历,那天停电的时候,我犹豫是否继续唱下去。但当看到台下的手电筒一闪一闪,我明白了他们对于我的期待与支持。我用力压抑住眼眶中的泪水,一字一句唱完了整场剧目。
如今,在岁月流转之下,我已经可以申请退休,但我无法割舍与这门艺术以及基层群众之间的情谊。2005年后,我主动担任了一名年轻演员的启蒙老师,一字一句传授给他们技巧,让这份情感和知识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