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进黄梅戏的世界,并非出自家族传承,而是从童年开始,周围乡亲们的影响让我对这门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小的时候,我总爱哼唱几句黄梅调,那种旋律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没有选择放弃,于1970年7月考入县级黄梅戏剧团,在那儿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升自己,最终成为舞台上的知名演员。
人们称赞我的歌喉优美、舞台表现得体,被誉为“桐城小花”。虽然有机会被更大的剧团吸引,但我始终坚持留在这个地方。因为我知道,这里的土壤培育了我的才华。如果大家都离开,“感觉有点不对得起严凤英大师”。
记得有一次,我们去桐城挂镇的一个村子演出,当正酣耳畅时突然停电。面对这样的突发情况,我犹豫了一下是否继续表演。这时,从黑暗中慢慢亮起的是观众手电筒的光芒,星星点点。我明白,他们是在期待和回报我的表演。我用力克制眼中的泪水,将整场戏唱完。
一生与黄梅戏相伴到半个世纪之后,我按照规定可以申请退休。但是我说:“离不开黄梅戏,离不开基层群众。”于是,从2005年开始,我主动担任新一代演员的指导老师,一字一句教授他们技艺,让他们也能在这个艺术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