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兰玉,河南省郑州市人,1928年出生,1983年逝世。她在11岁时加入了太乙班,这是一个由豫剧名演员周海水和贾锁开办的传统艺术学校。车兰玉是豫剧史上著名的武旦演员之一,她的表演风格独特而深受观众喜爱。
在40年代,她开始在洛阳、西安、铜川、卢氏及河北省肥乡豫剧团等地搭班演戏。在1954年,她加盟了宜阳县豫剧团,并逐渐转型为青衣和须生的角色。这段时期,她与丈夫徐鹏云合作,他们共同担任须生和武旦的角色,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王佐断臂》和《十五贯》。
车兰玉最擅长的是饰演古代女性形象,如《大战十一国》中的钟离春、《黄鹤楼》中的周瑜、《破天门》中的穆桂英、《樊梨花征酉》中的樊梨花、《桃花庵》的窦氏以及《孙安动本》的孙安等角色的精彩表现。这些角色不仅展现了她卓越的表演技巧,也让她的名字响彻中原大地。
“豫剧十八兰”这个称号源自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期,由周海水所创办的一个专业科班——太乙班。在那里,他培养了一批女学员,其中以“兰”字排名,这些女孩们毕业后都成为了当时非常有影响力的艺人。其中一首诗:“要看戏十八兰,四生四旦四花面”,记载了这一历史片段,那时候,“十八兰”的名字已经被广泛传颂起来,并且随着时间发展,它们成为了 豫剧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到了80年代,上世纪末公认的“十八兰”阵容中,有毛兰花、崔蘭田、罗蘭梅(已去世)、車蘭玉(已故)、王蘭琴(已故)等多位传奇人物,他们共同见证并推动了豫剧艺术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