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基,字孟载,号眉庵,是一位活跃在元末明初的诗人,他的生平充满了波折与辉煌。出生于1326年,在1378年离世,这段时间里,他见证了国家从元朝转入明朝的重大变革。在他的家乡嘉州(今四川乐山),他的大父曾经是江左的一员大将,因此杨基自小就被教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后,他迁居到了吴中(今江苏苏州),并成为了“吴中四杰”之一,与高启、张羽、徐贲共同创造了一片繁荣昌盛的文学风景。
在那个动荡时期,杨基先是在张士诚幕府担任丞相府记室,一直到辞去官职。他不满足于政治生活中的种种限制和腐败,便选择了离开。在明朝初年的洪武年间,他成为了一名官员,被任命为荥阳知县,并逐步升迁至山西按察使这一高位。但即便如此,他也遭遇了背叛和陷害,最终失去了所有权利,被迫服劳役。他最终死在工场上,但他的诗歌作品依然流传至今,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遗产。
杨基以其清俊纤巧的诗风著称,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尤为人所赞赏,那里的意境开阔,让人们感受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洞察力。当时的人们戏称他为“五言射雕手”,这种夸张而又恰如其分地反映出了他的才华。此外,他还著有《论鉴》,内容丰富多彩,有十万余言,即便是当时已成名流的杨维桢,也对他的才智印象深刻,对他表示:“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
此外,还有一则关于他与友人的故事,当时身为同窗好友兼文坛巨擘高启赋予席上的酒宴上,杨基即兴赋《铁笛》这首诗,而高启正值鼎盛之际,对此感到十分钦佩,不禁赞道:“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这样的赞誉无疑增添了杨基在文学界的地位,使得他与其他几位朋友——高启、张羽、徐贲一起,被尊称为“吴中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