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政道,隋朝的一位著名人物,其早年经历充满了波折。610年,他出生在一个政治世家,作为隋炀帝的孙子和齐王杨暕的遗腹子。在大业十四年的三月,一系列悲剧发生了:杨政道的父亲齐王与两个哥哥遭到了宇文化及的杀害。当时他只有八岁。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政道的人生遇到了更多挑战。在武德二年的四月,他被窦建德封为郧公。这一年,他与祖母萧皇后一起,被窦建德控制。同一年的二月,厥可汗处罗可汗派遣使者将萧皇后和杨政道迎接到厥,并拥立他为隋王,这标志着“后隋”政权的建立。
在这个新的国家中,杨政道设置了一套官制,与隋朝制度保持一致。他居住在定襄郡,有部众约一万多人。但不久之后,在十一月份,当地部队计划夺取并州以安置他时,却遭到了反对,最终没有实现。
最终,在贞观四年的正月初九日,唐军攻破厥境,将萧皇后、杨政道等人带至长安。唐太宗任命他为员外散骑侍郎,但他的晚年生活和去世的情节都未有详细记载。
历史上关于杨政道的事迹主要来自《隋书》、《北史》以及《资治通鉴》的记载,其中包含了关于他的家庭背景、政治地位变化以及最终归附唐朝的一系列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