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故事简短杨永健的笔墨情深故事绵密

杨永健书法艺术简介

在2004年12月的一个下午,我收到了来自上海的《杨永健作品集》,这份精美的礼物让我对他的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那一刻起,杨永健的点画、结构和笔墨间就留在了我的记忆中,给予我无尽的欣赏与思考。

关于杨永健,他是一位1948年出生的浙江海盐人,以其卓越的书法才华,在中国书法界占有一席之地。他担任多个职务,如中国书法家协会权益保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联发员、上海市美育学会常务理事等,并且是国家高级美术师。

多年的创作成果让他成为了一位备受瞩目的书法家,他曾参与并荣获包括上海市展览会、国际中日、中韩展览以及中国书法家协会优秀作品展等重要活动。在此基础上,他还致力于教育工作和理论探索,著有诸多教程,如《怎样写好楷書筆畫》、《怎樣寫好楷書結構》、《怎樣寫行書》等,使得他的影响力更加广泛。

杨永健所追求的是一种既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心态,这种取舍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现代书家的智慧。他在楷書方面融合晋唐风格,同时也能感受到北碑中的韵味,其规矩严谨而非板滞;行草则使转纵横流畅,看似随意却蕴含着独特匠心。通过对点画运作、结构布局和情趣谋篇三个方面不断努力练习,我们可以看出他对细节把握至关重要。

尽管我没有亲眼见识过他挥笔时的情景,但从他的作品来分析,可以推测到他的动作协调,全身心投入每一次落笔。这种“下笔点画波撇屈曲”需以全身之力支持,是王僧虔《笔阵图》所提倡的一种精神境界。而王僧虔的话语——“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表达了一种审美上的高标准,即必须兼具形与神,以达到古人的水平,从而证明了一个伟大的艺术品应当具有超凡脱俗的情感表现。

作为一个忙碌的人选举办公室主任的角色,时间对于杨永健来说是宝贵且有限资源。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能够平衡工作与个人兴趣,将繁忙变为机遇。这正反映出了他性格坚定但又温柔,不轻易陷入世间纷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面。(附图均选自《杨永健作品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