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直在北京的宦海之中初涉其事,随后返回津门,投身于盐业的复杂世界。作为一位戏迷,他与京剧界的人士广泛交流,尤其是对谭鑫培的演技怀有极高的尊敬和追求。他私下学习谭氏的艺术,并因嗓音清亮、醇厚,被认为酷似他人。一场偶然相遇,在饭庄里高声歌唱引起了谭鑫培的注意,他惊异地指出同座者拥有与自己相似的嗓音和唱腔。王君直闻讯后,即向谭氏走去,拜访并结识了这位京剧大师,从此两人建立了一种深厚的情谊,每当谭氏来到津门,他们总是聚首交谈。王君直不仅观摩了多次他的表演,还得到了直接教授,使自己的艺情更加深刻。
1914年,他参加了北京“春阳友会”票社,这段经历为他提供了一份既繁忙又充满挑战的心理盐业工作,同时也让他继续参与票房管理。在这两项职责之间,他始终坚持着对艺术的一丝不苟态度,不论是在公务还是私人生活中,都不断探索和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平。
尽管面部表情可能显得有些呆板,但王君直擅长于诸多京剧作品,如《空城计》、《击鼓骂曹》、《坐宫》、《碰碑》、《捉放曹》、《问樵闹府》以及《武家坡》,每一角色都以真实感人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他热心于社会公益活动,不仅免费演出,也乐于向有志者传授所学,对待艺事无保留,无惧前行。
余叔岩、孟小冬、安舒元等都曾向他请教,是见证者们对于他的赞誉。此外,由於對藝術無保守態度,王君直成為當時戲曲界知名的大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