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直在北京的宦海之中初涉足,后返回津门投身于盐业的繁复世界。作为京剧票友,他对戏曲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与伶人广泛交流,尤其是对谭鑫培的演唱赞叹不已。他本人嗓音清亮醇厚,与谭鑫培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一场偶然相遇,在饭庄里高声歌唱引起了谭鑫培的注意,他惊讶地称:“这声音和技艺真是太像我了。”自此,王君直拜访谭鑫培,与他结下深厚的友情,每当谭氏来津,他必定亲自迎接,并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宝贵的地方艺术技巧。
1914年,王君直参加了北京“春阳友会”票社,一路走来,他虽然回归到管理盐业,但仍旧保持着与票房走动并参与票务工作。他的艺术追求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不仅在唱腔上下功夫,更注重每一个字、每一句台词都要真实至情。但是在表演时,却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面部表情平淡无奇。在多个剧目中,如《空城计》、《击鼓骂曹》、《坐宫》、《碰碑》、《捉放曹》、《问樵闹府》和《武家坡》,他展现出了自己的才华。
除了戏曲,对社会公益事业也抱有热心态度,从不吝啬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于那些想学习艺人的朋友们,无论他们的问题是什么,都愿意倾听并提供帮助。余叔岩、孟小冬、安舒元等众多名伶,也曾向他请教过技术,这正反映出他的开放和慷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