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术,蒙古兀良合部的人,是一位在两宋之交时期的杰出军事家和政治人物。他的父亲兀良合台是元朝的一位著名将领,他从小就跟随父母参与了多次战役。在元宪宗年间,阿术随父从军,并在平定大理、南宋的万里远征中表现出了自己的勇气和能力。他担任开路先锋,屡建奇功,在攻打押赤城时“潜师跃入”,在攻打乾德哥城时“兀良合台病,委军事于阿术”。他不仅率部“搏战城上”,破其城,而且还能“潜自间道”绕出敌后,“冲其中坚”,成功地突破了宋军的阻拦。
阿术随父参加了十几年的战争,这段经历极大地锻炼了他的军事谋略和指挥才干。在元世祖即位后,他被调为宿卫,并参与平定李璮之乱。中统三年,他被任命为征南都元帅,驻扎开封,在淮北恢复宿州建置,并以此为基地“经略两淮,攻取战获,军声大振”。
至元四年起,由于对前线经验教训的认识,加强防御工作成为首要任务之一。襄阳成为争夺焦点,以襄阳作为据点进行长期围困,而不是直接攻击城市。这一策略得到了实践证明,对襄阳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这期间,他组织了一系列战斗,如新堡、虎尾洲、新城等,还曾多次组织袭击襄阳外围州郡,使得南宋渐渐陷入孤立无援的情况。
至元九年底樊城陷落不久之后,阿术又提出继续深入进兵计划,因为他认为:“臣久在行间备见宋兵弱于往昔。”最终促成了世祖下灭宋决心。此后,一支由伯颜、丞相伯颜、参政阿里海牙等组成的征讨队伍开始行动,他们水陆并进,最终成功渡过汉江并包围郢州。
经过激烈战斗,最终成功占领郢州,但由于当地环境恶劣而暂停前进。接着,又发生了一场重要的战斗——丁家洲之战。这场战役中,阿术身先士卒、勇冠三军,用智慧和勇气帮助伯颜取得胜利,从而确保了整个对抗计划能够顺利进行。
接下来,为进一步扩展势力范围及控制江北地区资源,同时也为了支援东线主力的侧翼安全性问题所迫,与李庭芝等人展开了扬州周边地区的大规模作战行动。通过精心布局与策应配合,使得扬子桥附近区域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大幅度削弱了敌方力量。
最后一次重大作战是在七月,当张世杰与孙虎臣率领数千船只来到焦山,对镇江和瓜洲构成严重威胁。当天夜晚,即7月15日(农历六月初八),双方爆发激烈火船攻击事件。这场战斗证明了他对战争艺术理解深刻以及如何运用火器有效扰乱敌人的能力。此后的数个月内,全境皆告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