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直在北京的宦海之中初涉足,后返回津门投身于盐业的纷争。王君直对戏曲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广泛结交伶人,尤其是欣赏谭鑫培的演唱艺术。在未与谭鑫培相识之前,他私下模仿谭氏的技艺。他拥有极为出色的嗓音,清亮醇厚,与谭鑫培几乎如出一辙。一天,在某家饭庄饮酒作乐时,恰好遇见了谭鑫培,他们不期而遇。谭闻王的声音和唱腔都十分接近,便向同座的人介绍说:“这人的声音和唱法很像我。” 王君直得知这一点后,即刻走过去拜访,并从此与谭氏建立了深厚的情誼。
每当谭氏上演戏剧时,王君直必定前去观看并学习。他还经常邀请他来到自己的居所,让他亲自教授自己。1914年,王君直加入了北京“春阳友会”票社,并且在离开之后,又回到了津门经营盐业,但他的职位却被提升为长芦纲总。在忙碌公务之余,他仍然抽空前往雅韵国风票房参与票务工作。
尽管他对艺术抱有热忱,对技艺要求严格,每字每句都追求真实无二。但在表演方面,他并不擅长面部表情,有时候显得呆板。他擅长诠释多种剧目,如《空城计》、《击鼓骂曹》、《坐宫》、《碰碑》、《捉放曹》、《问樵闹府》以及《武家坡》,等等。
除了热爱戏曲外,王君直也热心公益活动,不断地参加义务戏剧表演,对待艺术保持开放的心态,无论是谁求教技艺,他都会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就连名角余叔岩、孟小冬、安舒元这样的高手,也曾向他请教过技术细节。此外,由于他的宽广胸怀和慷慨善良,再加上对艺术没有任何保守思想,所以大家都愿意向他学习和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