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独生子为何来到湖南株洲?202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李加强常被问起这个问题。尤其是,来株洲前,李加强还拿到了北京、成都等地的航天航空领域的头部企业offer,其妻子也已在海南工作两年。
李加强心中有个梦,航空报国。“最初是航天报国,选择了工程力学专业,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认识到航空发动机的重要性,因此在清华大学博士毕业时选择了航空报国之路。”李加强说,“在山东沂蒙老区长大的我,内心有着极强的家国情怀,要‘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
位于株洲的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航发动研所)是我国唯一集型号研制及预先研究于一体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及直升机传动系统研究发展基地,为他提供了与博士研究方向高度一致的地理位置。
“选择株洲,我有着‘来了就能干、干了就能行’信心。”李加强说,“我认定株洲是一个可以实现自我人生的大舞台,有值得托付一生的事业。”他还指出,在中国航发动研所,他遇到了他工作上的领路人——师傅钱总。“复杂问题简单化,从问题中寻找问题”,就是钱总传授他的“真经”。
入职第一年,即便开始协助主持某国家级项目管理,并负责多个国家级/集团级项目某研究方向技术把关,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目前正在从事发动机结构和增材制造创新设计相关研究项目。在这里,将电脑里的模型制造出的设备就是一种增材制造设备,用到的方法就是增材制造技术。
然而,这种技术并不是那么好驾驭。“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服役环境恶劣、服役载荷极端,对增材制造创新结构强度提出了挑战,这是我们要突破关键技术难点!”因此,他结合攻读博士期间专业技术,不断进行空间相关性和熔覆路径相关性的特点研究,并对影响结构強度残余应力的溯源,以及通过试验和有限元仿真两种手段,对增材制造过程中的应力演化及分布开展了深入分析。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每隔几日,就有一封来自这位未婚夫的手写信寄往妻子的城市。这份爱意与坚持,是他们共同抗争离别之苦的一部分。而每当妻子回信,她给予他最大的理解:“你表现出的乐此不疲和信心百倍让我之前担忧逐渐消散,我支持你!”
这种精神,无疑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他们追求科学进步,与祖国内部共享成果,让科技湘军永远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