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之友做有温度的人工智能

在中国人民大学的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建设的背景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研究实体,其核心目标是将人工智能与社会治理紧密结合,使冰冷的数据和机器在生产生活中发挥价值。实验室主任文继荣提出了“做有温度的人工智能”的口号,以此来区分传统算法驱动的人工智能和以情感为导向的人工智能。

2020年,文继荣带领团队设定了一个短期目标,即开发一款面向北京市民获取政务信息的智能助手。这款助手旨在解决市民办事过程中的繁杂信息问题,让他们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轻松获取所需信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可以有效地解决那些理论模型难以处理的问题。

实验室致力于构建软硬件平台,对基础理论、算法进行研究,并解决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关键问题。文继荣表示,政务信息助手将是一个具有温度的人类服务,他们希望能够在两三年内实现这一目标。

文继荣曾经在微软工作,但他选择回到母校任教,因为他认为自己可以为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他希望通过交叉融合不同学科,将人工智能深入应用到各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为其他学科注入新动力。

实验室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首批“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得主,以及获得最高论文奖的教授徐君。此外,为了吸引并留住人才,实验室提供优厚待遇,让教师们能够专心于研究和教学。

文继荣强调,他希望团队能追求科学进步,将科技转化为改善人类生活的手段,同时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他相信,只要科研成果能服务社会、助力国家科技进步,那么这份工作就是无可比拟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