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阔台——元代开国功臣,遗憾因酗酒过度而早逝 孛儿只斤·窝阔台(公元1186年—公元1241年12月11日),蒙古帝国的伟大领袖,被尊称为“窝阔台汗”。他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公元1225年,窝阔台被封于也儿的石河上游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一带,并在也迷里城(今新疆额敏县)建立了斡耳朵。公元1229年,在忽里台大会上,他被拥戴登基,统治整个蒙古帝国。他继续父亲扩张领土的事业,对中亚、华北和东欧进行了征服。在位期间,蒙古帝国版图达到了顶峰。然而,他在位时期也经历了许多挑战,最终因酗酒过度导致健康问题,而不幸去世。
作为一个少年时就习武的孩子,窝阔台从小便对马术和射箭有着浓厚兴趣。在成吉思汗的大军中,他接受了多次战争的洗礼,一直是个勇猛无比、骁勇善战的将领。
在1203年的合兰真沙陀之地的一场战斗中,当时仅18岁的窝阔台与敌军交锋,其颈项受伤,但他仍顽强战斗,最终与部下一起突围脱险,与铁木真会师。这场战斗不仅锻炼了他的意志,也展现出了他作为将领不可替代的地位。
后来,在1204年的冬季,当铁木真消灭乃蛮部并北攻篾儿乞部之后,将一名美丽妇女纳入自己的妻室,这名女子即是脱列哥那,她为他生下了定宗贵由。
成吉思汗有四个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他们都参与到父王开创蒙古帝国初期重要战役中,为其奠定基础。根据他们各自能力不同,被分配不同的职责:术赤负责狩猎;察合泰掌管法令;窝阔台主持朝政;拖雷则统率军队。当时已经有人认为最适合继承皇位的是第四子拖雷,但成吉思汗却选择了第三子窝阔台,这表明他对这个选举深信不疑,并期待着通过这决定来确保未来领导力的稳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