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简介:开创中国近代教育典范
小编今天讲一位历史人物:陶行知,历史上评为开创中国近代教育典范。陶行知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他的中文名是陶行知,别名是陶文濬,他的国籍是中国。他出生于1891年10月18日,在安徽省歙县的一个贫寒家庭里长大。在他的一生中,他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主义战士、爱国者和人民救国会和同盟的主要成员。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他希望通过学医来解除广大劳动人民的病痛,并为祖国早日走向现代化而发奋学习。但是在这所教会学校里,因为不允许非入教学生,所以他愤然退学。
1914年,他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后赴美留学。他先是在伊利诺大学学习市政,半年后转到哥伦比亚大学师从杜威、孟禄、克伯屈等美国教育家研究教育。
1917年秋回国后,他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职。在这里,他开始了他的富有创意而又充满艰辛的教育生涯。他研究西方教育思想并结合国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特别地,他重视农村的教育认为在三亿多农民中普及教育至关重要。
1923年,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并推动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1926年起发表《中华education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education宣言》。1932年创建山海工学团,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进行军事训练、生产训练、小先生运动等活动。
1935年的八一宣言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后,与宋庆龄等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1936年的春天,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委,并联名发表《团结御侮》的宣言主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1945年的暮色之际,当选同盟中央兼Education委员会主任委员兼Education委员会主任委员。而在1946年的春暖花开之际回到上海投身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斗争。这一年夏季,在他生命最后100天内,他在工厂校园机关广场共计演讲超过100次,最终因长期劳累过度脑溢血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壽55岁,被誉为万世师表的人类主义者的象征。
标签: 世界三大文豪 、 其中属于两汉时期的是 、 世界史人物介绍 、 西方历史文化名人 、 世界十大文豪有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