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与军事网站大全在社会的背景下

陶行知简介:开创中国近代教育典范

小编今天讲一位历史人物:陶行知,历史上评为开创中国近代教育典范。陶行知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陶行知,别名:陶文濬,国籍:。

1891年10月18日生于安徽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一个贫寒的教师之家。籍贯安徽歙县,祖籍浙江绍兴。新安陶氏族谱现存第二历史档案馆,族谱的封面上明确记载了新安陶氏祖先于明朝正德五年(1510年)由绍兴府会稽县来徽州,举家定居歙县城西古溪村。

1905年,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他想通过学医来解除广大劳动人民的病痛,并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志向。但是,因这所教会学校歧视非入教学生,他不愿意自己思想受外国人的随意摆布,只过了一天他即愤而退学。

1914年,他以总分第一名毕业。在美国留学期间,他研究西方教育思想并结合国情,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他特别重视农村的教育认为在3亿多农民中普及教育至关重要。

1917年秋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他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并推动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为推动平民教育运动做出了巨大贡献。

1926年起发表《中华改造全国乡村宣言》。1932年创建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进行军事训练、生产训练等活动,还开展小先生运动。

1934年的《生活学习》文章中他提到:“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又是学习的一种形式。”这一理念影响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以及对中国未来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1945年的抗战胜利后,当选同盟中央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也是该委员会主任委员,在四川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儿童,在合川古圣寺还设立育才小学招收难童入学,这些措施都体现出其对于民族复兴和文化传承的心怀和努力。

1946年的最后100天里,他在各个场合发表演讲100余次,如上海市区内每晚举办一次户外演讲大会,或是在工厂、中学生校园内进行口头禅,以此激励人们投身反侵略斗争,最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但他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进,为国家繁荣昌盛尽力奋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人物——伟大的爱国者、思想家和人民救星——陶行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