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江红从小就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更加深入地研究这门艺术。在小学二年级时,他偶然间看到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宇宙锋》,这次机会让他开始购买京剧磁带并模仿唱腔。贵州电视台定期播放有关京剧知识的节目,他总是认真记录下要点,一步步学习京剧。
在初中期间,冉江红向贵阳市京剧团的侯丹梅求教,并写了一封信希望能跟她学戏。没过多久,侯丹梅的父亲侯剑光来到冉家,当时侯丹梅出差在内蒙古,侯剑光还给了他三张戏票,让他去观看他的演出。这次经历后,他不仅见识到了专业演员的魅力,而且还找到了热心老师,这对于他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在一次票房活动中,他遇到了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学生黄璜,并与之建立了友谊。黄璜主动提供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以便于他们之间保持沟通。此外,他还给当时北京戏曲学校校长孙毓敏写信表示愿意像黄璜一样进入戏校学习,但由于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最终没有成行。
1997年未能考上理想学校之后,家里的经济状况迫使他选择入伍。他在部队生活虽然艰苦,但通过参与文艺晚会和表演活动,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部队期间,他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文化素养,还有机会接触到更多关于京剧的问题和知识。
退伍后的他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与邛崃市 京剧研究会等组织合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在一次文艺晚会上,他以98.6分高分获得赞誉,这份荣誉对他的自信心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随后,在2000年的新春节日里,作为军乐队的一员参加一场“新春文艺晚会”,他以《霸王别姬》获得好评,并得以加入军乐队。他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了一首名为《抗洪英雄颂》的联唱歌曲,并与当地票友合作进行表演,这段经历也让他受益匪浅。
2003年7月,被中央电视台选送参加擂台赛,其表现令人瞩目,即便没有获胜,也收获了许多知名导师和朋友们的关注和帮助。在此基础上,他认识并拜师周百穗老师,一直坚持每天早晨8点准时学习 京剧艺术。
经过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身技巧,最终在2006年的“第八届‘和平杯’中国京劇票友邀請賽”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包括金奖。此后,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有老票友董阿姨资助一千元用于比赛费用,而这个过程中冉江红结识了一些来自不同省份但同样热爱京劇的人士,他们互相支持、鼓励,使得这个经历变得更加宝贵。
比赛结束后的那一年11月,冉江红决定离开家乡南昌前往上海继续深造,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更近距离地跟随周百穗老师学习。上海期间,对史依弘老师作品进行观摩并且进一步加强与周百穗老师之间交流,从而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而回归南昌之前,还得到刘桂珠老师指点,加深对这一艺术形式理解与掌握程度。此外,那段时间班光线师姐慷慨拿出三千元钱支持其在本地票房舞台上的表演,此举也充分体现出了社区力量对个人成长所扮角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