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昭公——郑国的英明君主与战国时期的雄辩人物
郑昭公(?-前695年),出生于姬姓郑氏家族,名叫忽,是春秋时期郑国历史上第四位和第六位君主。他是庄敬的长子,与厉公、亹同为兄弟。他的母亲是一位来自邓国的女性。
在前706年的那场北戎对齐国的大规模进攻中,庄敬王派遣自己的儿子忽率军队前往协助齐僖公。齐僖公甚至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但忽却婉言谢绝了这份荣耀。大臣祭足劝他接受这个提议,因为这样做实际上意味着获得了一种强大的后盾来支持自己;然而,忽没有听从这些建议。
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前701年,庄敬王去世,他留下的太子忽继承了王位,这就是著名的郑昭公。在宋庄公诱使祭足到宋国并胁迫其立另一个太子突为新君的事发生之后,祭足被迫帮助推翻了昭公,并扶持突登基成为厉公。得知这一消息后,不满和愤怒的情绪充斥在昭 公的心头,他选择逃往卫國寻求庇护。
尽管厉 公已经登基,但与祭足之间持续存在不和,并试图暗杀他。在前697年,当厉 公企图刺杀祭足计划败露后,这个忠诚的大臣迫使厉 公迎接昭 公回归至都城,以恢复秩序。此刻,一场新的权力斗争似乎即将爆发,而高渠弥则阴谋策划着他的下一步行动。在郊外的一次狩猎活动中,在高渠弥射死之日,即前695年,那段充满内讧与背叛的历史画面也就此画上了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