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红欣简介:字墨林,号郑风草堂。北京市东城区书协会员,河北省石家庄市书协会员。自幼酷爱书法,从军三十年,一直不懈地耕耘于文字之海。精通楷书、隶书、篆刻艺术,其作品曾在军队内部和外部媒体上广受赞誉,多次在军队内外的书法比赛中荣获奖项。此外,她还先后在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儿童福利院、九龙蓝天教育以及北京文智斌斌等著名教育机构担任教师职位,累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以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深厚的理论知识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
苏红欣:青少年学习书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大力推崇,全社会对于学习中国書法的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在此背景下,为帮助那些渴望掌握書法艺术的人们,本人基于长期教學实践提出了以下三个建议,以供初学者参考:
一是要确保“藏露起、中锋行、出回收及提按功”的基础技能得到充分掌握。在开始练习書法时,我们需要了解并熟练运用诸如藏锋与露锋、中锋与侧锋等基本术语。“藏露起”指的是笔尖初始状态,“中锋行”则是指保持笔尖处于稳定位置进行写作,“出回收”意味着笔尖在收笔过程中的转换,而“提按功”则强调了提取和施加力量对于线条流畅度至关重要。这三点是任何初学者必须具备的一套基本技能。
二是要学会“找支点听声音,看粗细”的技巧。当初学者使用毛笔进行写作时,他们常常因为没有找到最佳触碰点而导致手抖,这通常源自缺乏针对性的支撑点。“找支点”要求每个人找到最适合自己持笔方式的手部姿势,这样才能保证写作过程中的稳定性。而“听声音”则涉及到通过摩擦声来感知纸张与工具之间的接触情况。这一技巧不仅能够提高心灵上的平静,也有助于培养专注力,以及更好地体验到文字表达的情感深度。而最后,“看粗细”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并评估每个字母或符号线条是否均匀且流畅,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效果。
三是在实践中遵循“起笔定位行走调位及每个字到位”的规律。在创造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时,无论是文学还是绘画,都有一些基本原则需要遵守。“起笔定位置”,即确定初始动作;“行走调位”,指的是如何连贯地完成一个单词或句子;而最后,“每个字到位”,意味着确保所有部分都完美融合成一个整体。一旦这些原则被牢记,就能为整个创意提供坚实基础,使其更加完善无瑕。
标签: 21世纪文化名人 、 北京现代名人 、 陕西历史文化名人表 、 对祖国有巨大贡献的人 、 上海多伦路文化名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