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家的匙锋苏红欣

苏红欣简介:字墨林,号郑风草堂。北京市东城区书协会员,河北省石家庄市书协会员。自幼喜爱书法,从军30年,一直笔耕不辍。精研楷书、隶书、篆刻,作品曾先后在军内外报刊刊用,多次在军队内部组织的书法比赛中获奖。先后在中央财经大学、北京儿童福利院、九龙蓝天教育、北京翔威艺术学苑、北京文智斌斌等教育机构任教。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教学经验丰富,方法多样,有较高的书法理论水平。

苏红欣:青少年学习书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近年来,全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对学习中国书法的热情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为此,我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将初学者如何学习中国古代流行的“四大名家”——米芾(Mi Fu)、蔡襄(Cai Xiang)、赵孟頫(Zhao Mengfu)和黄公望(Huang Gongwang)的技艺进行概括,并提供一些基本指导。

一是要掌握“笔锋之道”,即理解藏锋与露锋,以及如何通过提按控制线条粗细,这是基础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起笔时,要选择合适的手势,即藏或露;行笔时,要稳固地使用中锋;收笔时,要灵活地调整出回,以确保每个字都有着清晰明了的情感表达。

二是要学会“结构之谜”,即找到最佳写作姿势,使手腕和臂部形成一个稳定的支点,让毛笔自然流畅地舞动于纸上。这意味着找准那个让你能保持平静专注状态并且不会因为抖动而影响字迹的地方。而听声音则要求心态宁静,因为只有心静才能听到那微妙的声音,而这个声音反映的是你对文字质感的一种体验。

三是要遵循“章节之序”,即在每个字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整个句子看起来既完整又连贯。这就像是一首诗,每个词汇之间都应该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景布局,让读者能够随着你的指引穿越到不同的世界。如果我们把这些规则融入我们的日常练习,就能逐渐培养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并最终成为一位真正懂得如何运用这门艺术的人。

综上所述,如果能够坚持以上三个方面,不断磨炼自己的技艺,那么对于想要深入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美术这一领域的人来说,将是一个无比宝贵的旅程。此路漫漫,但愿大家能够享受其中带来的乐趣与满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