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典章简介
王典章(1865-1943),字幼农,以字行,三原县马额镇魏回村人,原陕西省政府委员。王典章是一位在清末民初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化工作者,他的生平与工作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年学习
王典章自小聪慧,16岁中秀才后受业于刘古愚、柏子俊两位学者。他们不仅教授了他丰富的经世致用知识,还培养了他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
政治生涯
1904年,王典章进入四川任布政使署文案,一直到1911年担任宁远知府兼兵备道。在“保路运动”期间,他坚守大局,不做都督,而是继续履职,是一位有着强烈责任感和忠诚精神的人物。
1914年至1917年间,王典章先后担任广东高雷道道尹、警卫军五营节制陆军一个团等职务。他在这些位置上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治理才能,在地方行政管理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被誉为“威信过人,汉夷悦服”。
赈灾救民
1932年末至1937年的抗战前期,由于关中的灾情严重,库藏空虚,无力筹措赈济资金。就在这个时候,75岁高龄的王典章先生毅然辞去省府委员职务,全力以赴地从事救灾工作。他奔波于各地,为筹集巨款设立粥厂,用尽所有手段帮助无数受灾群众渡过难关。这一阶段,他积劳成疾,但仍旧不忘国家大义,对抗战情况及庄稼长势保持着极大的关注。
文学贡献
除了政治活动之外,王典章还是一名著名诗人,其作品包括《安隐庐诗存》、《思过斋文集》等。在《安隐庐诗存》的出版过程中,有许多文化名流如余冠英、钱钟书、吴宓等人的赞扬,这体现了他的文学价值得到了认可。此外,他还校刻多部老诗文集,使其流传至今,为保存中华文化宝贵遗产作出了贡献。
教育事迹
作为一位重视教育的人士,王典章先生曾捐资创办西安市陈家巷植本小学,并亲自参与学校建设。这所小学至今仍存在,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个美好印象,同时也是他对未来社会负责的一份心意。
修史志愿服务
公关心“地方志”修定,当《续修陕西通志稿》编竣付梓时,与省通志馆长并序,其中详述秦志尤其是通志之历史频记此编修之不易,对此志予以较高评价。
事变缓解
西安事变爆发后,被推举为促进解决西安问题奔走斡旋之一。
师承风范
尊师重道,对恩师刘光贲(字古愚)、柏景伟(字子俊)敬之爱之久久不渝!刘、柏去世后公曾经营出文集,并收集整理编印了他们的作品,使其学术思想得以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收藏艺术品
公收藏唐宋明清古玩字画珍本,如马远《深山虎啸图》,宋拓《圣教序》,还有唐伯虎等人的作品,此类珍贵文物解放后由公子的孙子捐献给国家。
电影创业
与于右任先生祖父合资兴办西北最早电影院——民光电影院,是中国近代影剧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书法艺术
专著中可以欣赏到他的墨宝,其绢秀流畅美观,大方雅致,在西安多处旅游景点寺庙使用显示其书法艺术水平。
个人逸事
公八子念祖、长孙德长创建第一影楼;支持建立首次动漫奖项;通过私下向政府提议建立首批全国性的博物馆;支持成立第一所女子大学;组织协助建立第一座纪念碑来纪念那些为了保护国家免遭侵略而牺牲的人们,以及其他许多突出的个性化功绩。
标签: 世界十大文豪国籍和代表作 、 中国杰出的历史人物 、 广东十大名人 、 中国现代成功人士 、 世界十大思想家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