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出生于宋建昌南城(今江西境内)的书香门第。其父包扬、伯父包约、叔父包逊均曾求学于陆九渊和朱熹的门下。自幼聪明好学,博览群书,精通经史之学。在家中的学习环境中,他不仅能够讲解《大学》,而且能以孟子学说深度感染百余名弟子,使得他们无不惊叹,并获得了父亲的赞誉。
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他考入进士,这标志着他步入了仕途的道路。他最初担任金溪、光泽主簿等职务,在建宁府学教授期间,还曾监管翼军,以武装招募地方豪绅,为平定唐石之乱贡献力量后,被提升为沿海制置司干官、中宗正寺主簿等职务。在台州知府任上,他有力打击了一位自称“”的妖僧,该僧人利用迷信扰乱民风。之后在建宁府期间,他多次破除迷信,对抗敲诈民众的奸吏,其政绩显著。
随后,他历任大理寺卿、提点浙西刑狱、隆兴府知府兼江西转运使等职务。在景定初期,他担任礼部侍郎、中书舍人,并因其守法奉公之心被提升为刑部侍郎。此时,有一劣绅强夺民田并反诬士民抗租,包恢上奏此事,最终导致豪强受到惩治,田地归还原主。
咸淳二年(1266年)五月,被授予刑部尚书及端明殿学士和签书枢密院事,并封南城县侯;四年又担任资政殿学士。当时已高龄87岁临终前嘱咐亲人要节俭办丧事。朝廷闻讯,对他的遗表表示赞赏,将他比作程颢、程颐赠少保谥“文肃”,并送银绢五百资助丧葬。此外,还留下诗作,但现存诗稿较少,只有清代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成《敝帚稿略》八卷可供查阅。而关于他的生平记载,可见于《桐江集》与《宋史》的记载中。
标签: 中国名人档案库 、 世界百名文化名人 、 名人故事大全经典励志200字左右 、 孔子世界十大文化名人 、 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