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教育科研网:揭秘“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任务指挥员王光义的奋斗历程
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王光义作为01指挥员,负责了多次国内外卫星发射任务。他的名字与北斗组网、嫦娥一号等重大项目紧密相连,他是长征七号火箭首飞和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重要成员,也曾担任长征五号复飞发射任务的01指挥员。
7月23日中午,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送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中国开启了新的太空探索篇章。对于这次成功的完成者——王光义来说,这无疑是一份巨大的荣誉和压力。
王光义不仅技术精湛,更有颗大心脏。在面对困难时,他总是能够保持冷静,提出建议,并组织协调各系统人员实现这些建议。他曾用自己的笔记记录下了自己的感受:“这是上苍对我的考验。我要轻装上阵,让各级放心我的状态,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他的一生充满了挑战与成就,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就已经是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那个时候,没有网络查找信息,只能靠自我学习和实践来适应新环境。而后,他又被调往海南文昌发射场,与家人分居,但他从未退缩,因为他知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在成为01指挥员之前,王光义并没有担任过分系统指挥员。他主要负责的是计划、协调和调度。但为了弥补技术上的不足,他选择学习,从2012年到2014年,他跟岗学习于火箭研制单位,这段时间里,他们基本上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通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王光义终于在2016年6月25日,当选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中的01指揮員。那一次,一晚上都没合眼的情景,在他的记忆中永远刻画深刻。他还曾参与了“胖五”的测试,用休假时间研究一个多月,以便为日后长征五号发射任务做准备。
作为01指揮員,不仅需要会学,还得懂技术,还要顾大局,可以沟通解决问题,比如两个系统争抢资源和时间如何平衡。“总之,要想办法把事情做好了。” 王光義笑着说,“靠智慧、情商、人格魅力……反正得处理妥当。”
除了一板一眼的工作记录之外,王光義还会跟自己对话。他写“个人自传”,记录工作感受,也写诗。从大学到现在,他已写下70000多字。这一切,都证明了他是一个既擅长实际操作,又善于思考未来的人。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无论面临何种挑战或机遇,只有一句话可以概括他的态度:“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标签: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和四大文化名人 、 三原县历史名人名单 、 世界一级作家 、 世界名人励志传记 、 近代中国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