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梅戏艺术的大门前,许桂枝以非典型的方式走进了这个世界。她的爱好并非来自家庭,而是从童年时期她耳濡目染的乡村生活中萌生出来。她对黄梅小调情有独钟,每当有空闲,她就会自顾自地哼唱着这些古老而动听的小调,这种情感上的投入最终成为她事业道路上的关键。
1970年7月,当黄梅戏正处于低谷时期,许桂枝毅然决然地考入了县级的黄梅戏剧团。通过不断磨练和努力,她很快凸显出了自己的特点,在舞台上成为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演员。在当地百姓眼中,她不仅拥有优美的唱腔和大方得体的台风,更以突出的表演技巧赢得了“桐城小花”的美誉。
尽管有一些机会让许桂枝被更高层次的事业所吸引,但她选择留在基层,不仅因为这里是她艺术成长的地方,更因为这里是她的根。每年半年的时间里,她都会回到故乡,与普通群众共享精彩纷呈的黄梅唱腔。
曾几何时,有一次演出因停电突然中断,台下群众用手电筒为她提供光亮,那一刻,许桂枝深受感动。这段经历再次坚定了她的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将这份感情和热情传递下去。
随着年龄增长到五十多岁,按照剧团规定,可申请退休。但是,对于许桂枝来说,“我离不开黄梅戏,我离不开基层群众。”于是,从2005年起,她主动担任剧团年轻演员们的启蒙老师,一字一句细致传授演唱技巧,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和智慧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后辈们。这样的付出,让整个社区都充满了一股温暖与活力,同时也让人们更加珍视这一片土地上流淌的情感与文化遗产。
就这样,在一个个阳光灿烂、雨水滋润的地平线边缘,我们看到了许桂枝那颗永远热烈的心,以及那个年代的一代人对于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之艰辛与喜悦。而对于那些即将踏上相同旅程的人们来说,无疑可以借鉴許桂枝這樣堅持傳統藝術精神的人生态度,用实际行动去维护我們共同珍贵的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