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哀侯:遭俘后,国运逆转
蔡哀侯,姬姓,名献舞(又称季),是蔡宣侯之子、蔡桓侯之弟。公元前695年6月丁丑日,蔡桓侯去世。同年8月,当时的献舞在陈国,被召回家国继位,是为蔡哀侯。在八月癸巳日,他安葬了哥哥蔡桓侯。
随后,六年间(鲁庄公五年至四年,即公元前689-688年),他联合鲁、齐、宋和陈四国共同讨伐卫国,以护卫卫惠公归返故土。然而,在他的十一周年纪念(鲁庄公十年,即公元前684年的冬天)中,一系列误会导致了历史上的悲剧发生。
当初,他与息国君主息侯都娶了来自陈国的女子为妻。息夫人出嫁途径过境时,被留下见面并受到无礼待遇。这一事件激怒了息侯,他向楚文王提议说:“假装进攻我,我向你求援,你必定会派军队支援,但这时候再袭击他们,可以取得战果。”楚文王采纳计策,并在莘地大败蔡军,将被俘的蔡哀侯带回楚国作为人质。
不久之后,在他的十五周年纪念(鲁庄公十四年,即公元前680年的秋天)里,由于遭受莘地战役的失败而被俘,这一事件引发了一连串复杂的情感纠葛。在楚文王面前的巧合中,尽管对自己曾经无礼待遇感到愧疚,但他却赞美起自己的妻子——息夫人。此举触动了深情款款的楚文王,使得他无法抗拒对她的美貌所产生的情感,最终设宴招待并袭击息候灭亡其国家。而后,又将兴奋于此事中的息夫人纳入宫中,为他生下两个儿子——堵敖和成王。不过,她始终没有主动开口,只是在问及她如何同时侍奉两个丈夫时回答:“我虽然不能死,却又怎能言语?”这一决定性的一句话影响深远,不仅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也间接导致了一场战争最终消耗掉她的国家,最终使得其被迫踏上前往新的领土寻求庇护之旅。而这段故事也成为了一段永恒的历史记忆,为我们讲述着关于权力、爱情以及背后的复杂情感交织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