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高(?-前209年),作为秦始皇嬴政的儿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一段令人敬佩的故事。他的存在,反映了秦朝后期宗室成员命运的悲惨和复杂。在秦始皇逝世之后,赵高通过阴谋手段将太子扶苏毒死,并力主拥立胡亥为二世皇帝,而自己则成为郎中令。
在这个时期,赵高施行了一系列残酷的法令,对于宗室成员尤其严苛。据《李斯列传·第二十七》记载,当时共有12位公子、10位公主遭到了处决或连坐族诛,这种情况下的牺牲无数,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面对这样的局势,公子高深知逃亡意味着家族全族的灭绝,因此他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来挽救家人的命运。他请求被奉献给始皇帝,以此来代替其他宗室成员免受迫害,最终被安葬在骊山之麓,与秦始皇同一陵寝。这一举动赢得了二世皇帝及赵高的赞赏,他们赐予了他十万钱以示厚葬。由此,尽管整个家族遭遇巨大灾难,但由于公子的牺牲,他的一族最终幸免于难。这段历史,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在逆境中寻找生存与拯救的手段,以及个人对于家庭和集体命运所承担的一切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