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河南名人,曾辅佐秦孝公实施变法,使秦国强盛。他的改革包括户籍制度、军功爵位、土地制度等,并制定了严厉的法律。他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同时在军事上成功收复河西地。然而,他最终因被诬陷而战败身死,被车裂示众,其家亦被灭绝。
商鞅出生于卫国,是一介布衣,但他有着深厚的刑名学知识和治国才能。在魏国时,他曾经侍奉公叔痤,为后来成为秦相的李悝学习杂家学说。后来,他受命为左庶长,在秦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进一步推行第二次变法,将国家都城迁至咸阳,并对经济、社会和文化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尽管商鞅最终遭遇失败,但他的思想影响深远。他提倡依法治国、重农抑商、重战尚武,这些思想成为了秦朝的指导原则之一。此外,他坚持贯彻法家的精神,不避权贵,以明确的法律规章来统治人民。这不仅显示了他独立思考能力,也奠定了法家学派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