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兰玉,豫剧武旦演员,以其非凡的舞台魅力和深邃的艺术造诣,在中原大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出生于1928年,在河南省郑州市长大,从11岁起便在太乙班接受专业培训,师承周海水、贾锁等豫剧巨匠。车兰玉不仅是豫剧十八兰中的重要成员,也是四十年代以来的著名武旦演员,她的名字早已响彻洛阳、西安、铜川、卢氏及河北省肥乡等地。
1954年,她加入了宜阳县豫剧团,这一转变标志着她从初级工武旦演员成长为青衣和须生的高级演员。在她的职业生涯中,代表作《大战十一国》、《黄鹤楼》、《破天门》、《樊梨花征酉》、《桃花庵》以及《孙安动本》,均展现了她卓越的表演技巧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豫剧十八兰,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期,由周海水先生创建的太乙班所培养出的女学员们,他们以“兰”字排名,而车兰玉正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这些艺人无论在何处上台,都能赢得观众群众热烈欢迎。牛士孔老秀才对他们赞誉有加,将之诗化:“要看戏十八兰,四生四旦四花面”,这不仅体现了她们当时的地位,也预示着她们将来会有更多光彩。
随着时间流逝,虽然名称和排列顺序可能发生变化,但车兰玉与其他十六位同辈一起,被公认为历史上的 象征性人物之一。她的事迹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新人,让“豫剧”的名字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响起,更让人们对传统文化怀抱尊重与向往。这份荣耀,如同她舞台上的每一步,每一次悲喜交加,都被永恒地镌刻在历史的大画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