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斌,简介中提到的他,是一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人物。他的名字,在中国历史的篇章里,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人入胜。
中文名:胡斌
原名:符斌
性别:男
胡斌,原名符斌,一生中的光辉岁月始于1926年,他考入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那个时代的热血与理想,让他在那片广阔而又充满挑战的大地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1927年的12月,他加入了党,并参与了广州起义,这一举措,为他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东江,他继续前行,不畏艰险,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切。他是那个时代的一抹亮色,是革命事业中的卓越贡献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胡斌的事迹更加丰富多彩。1929年春,他受命到张云逸领导下的广西警备第四大队任第一营营长。在那里,他不仅展现出了出色的领导才能,更用实际行动将士兵运动和思想工作融合在一起,使得部队成为了不可动摇的力量源泉。
同年的10月,张云逸率领教导总队和第四大队前往百色地区准备武装起义,在这关键时刻,胡斌被任命为凌云县县长。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缴民团武器,将税款交给右江督办署,为红七军第七军第二纵队司令职务打下坚实基础。当局势紧张至极时,他毫不犹豫地面对岑德施所率民团1000余人的进攻,用智勇双全击退敌人20余人,最终粉碎了敌人的企图。
1930年的3月初,当红七军主力撤离百色后,由于前方失去联系的情况下,无奈之下作出决定,将重要物资转移到东兰,与红七军主力汇合。这一次决策对于整个战争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战斗中,如占领怀远、贵州榕江以及回师右江收复百色城等,都显示出了他作为指挥官无与伦比的地位和威望。
然而,即便如此辉煌的战绩,也不能挽救他的最终命运。在1931年的春天,被捕并押解回广州监禁,最终在1932年秋,在流花桥遭遇杀害。成立后的中国,对这一伟大的革命先烈进行追认,将其尊为烈士,以此来纪念那些为国家独立自由而牺牲生命的人们。
尽管生命短暂,但胡斌留下的足迹,却如同星辰般璀璨夺目,在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他勇敢斗争、英勇善战、忠诚无悔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