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数据驱动003

徐志摩,新月派代表人物,现代诗人、散文家。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他的父亲徐申如是一位实业家。在家中接受私塾教育后,徐志摩进入杭州一中学习,并在校期间发表了多篇文章。他后来考入上海沪江大学和天津北洋大学,再转至北京大学法学院。

1918年,徐志摩前往美国留学,在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并获得学士学位。随后他转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学习经济学,并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在美国期间,他阅读了《新青年》、《新潮》等杂志,对中国五四运动产生了影响。

1921年,徐志摩因狄更生的推荐进入英国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研究经济学。在剑桥两年的生活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他成为了一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康桥期间开始创作新诗,并翻译了多部外国文学作品。

1922年回国后,徐志摩继续发表大量诗文。他还参与成立了新月社,并任职于北京大学教授。1930年辞去了职务,与胡适一起再次任教于北京大学。此时,他的作品已经深受人们喜爱,而他的个人生活也充满戏剧性,最终在飞机失事事故中不幸去世。

作为一个具有强烈个人主义的人物,徐志摩的作品反映出了他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他的代表作包括《再别康桥》和《翡冷翠的一夜》,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情感深度被广泛赞誉。此外,他也是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等女性有着复杂关系的人物,这些关系也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小说或电影主题之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