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润波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敬佩的人物。他的生平充满了挑战和牺牲,他的勇气和忠诚对抗着外来侵略者,为国家的独立与民族的尊严而奋斗。
王润波出生于1905年的重庆开县,字启大,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才。他在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中学习,并在国民军陆军第十七军25师149团担任团长。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他参与了北伐战争,并在1932年冬季时仅仅27岁就升任上校团长。
1933年1月,日本侵略者增兵热河,逼近长城。二十五师奉命由徐州星夜兼程急进驰援古北口。当时的情况极为艰难,一四九团官兵衣裳单薄、脚穿草鞋,却仍顶风冒寒,日夜兼程北上。王润波带领这支部队向古北口前线进发,他们要保卫这个战略要地,因为得失关系半壁江山的存亡。
3月11日拂晓,古北口战役打响了。一四九团以少胜多,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在这场战斗中,王润波被日军炮弹击中壮烈牺牲,但他的英勇行为激励着全体士兵继续作战,最终导致敌人的失败。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939年7月7日,开县抗敌后援会建立了一座“抗日阵亡将士暨死难同胞纪念碑”,并镌刻有:“古北口抗日殉国烈士王润波团长永垂不朽”。此外,还修建了烈士纪念楼,并入祀于忠烈祠。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纪念建筑物也逐渐消失了,只留下记忆中的光辉。
1987年4月14日,由于其家乡四川省政府批准追认他为烈士,这段历史又一次被唤醒。今天,我们回顾这些往事,不仅是对一个人的致敬,也是对所有英雄们无私奉献精神的一种赞美。这份精神,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能让我们坚持下去,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争取更多自由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