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岁月里,阿术——一个名字,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而光辉的印记。他是一位蒙古兀良合部的人,是一代名臣宿将的儿子。他的祖父是著名的军事家祖速不台,而父亲则是兀良合台,这两位先人都曾在战争中屡建奇功。元宪宗年间,阿术随着父亲一起踏上了征途,他参与了对大理的平定战役,从西面迂回包抄南宋,展开了一场万里长征。在这场伟大的战役中,阿术担任开路先锋,以“率精兵作候骑”的勇敢姿态,不断地为胜利添砖加瓦。
他潜心学习和实践,无论是在攻打押赤城还是在乾德哥城,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在押赤城之战中,他“潜师跃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敌人;在乾德哥城之战中,当父亲病倒时,他被委以重任,“兀良合台病,委军事于阿术”。尽管年轻,但他并未因年龄而退缩,而是更加坚定地发挥作用,并且成功地带领部队取得了胜利。
宪宗九年的春天,一场更大的考验降临到了他的身上。当时,兀良合台奉命率领一支强大的军队自西南方突破宋境,以期与忽必烈所率的大军会师于湖南长沙。这一次,他们面对的是一支庞大的宋军,在横山寨和老苍关附近布防数万人的阵线。然而,不畏惧前方困难险阻的阿斯特,却采取一种巧妙的手段,“潜自间道”绕出敌人后侧,“冲其中坚”,以惊人的速度和力量打破了敌人的防线。这次战斗结束后,他成功地打开了通往北方的大门,使得整个蒙古军队能够顺利进展。
随后的岁月里,无论是在蹴贵州、象州、静江府还是辰、沅二州,以及最终抵达潭州(长沙)城下,那些经历都让他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大将。他总是在关键时刻站出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带领部队克服难关。在这近十年的时间里,他不仅锤炼出了卓越的地缘政治眼光,还培养出了非凡的情报分析能力和指挥决策力。
元世祖即位之后,阿术进入宫廷成为宿卫之一。在一次重大叛乱发生时,即拜出、帖哥平定李璮之乱,有功归来后,由宿卫转调为征南都元帅,并驻扎于开封。当他到达这个新的职位上,就立刻开始恢复淮北宿州的建置,并利用此基地“经略两淮”,攻取战获,最终使得自己名声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