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盛戎,京剧表演艺术家,以净角为主。他的父亲叫裘桂仙,是名净角的代表人物。他从小跟随父母学习京剧,1927年进入富连成科班学习七年,主要学唱铜锤和架子花脸。在科班期间,他与杨小楼、梅兰芳等大师同台演出,并在不断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技艺。
裘盛戎不仅擅长传统戏,还参与创排新剧,如《将相和》和对旧剧进行加工整理,如《铫期》、《白良关》等。他个人的风格独树一帜,在京剧界脱颖而出。50年代初,他与马连良、谭富英等人成立了北京京剧团,不断创新传统戏目。
裘盛戎以其父亲的唱腔为基础,又吸收金派的演唱技巧和郝派、侯派等其他派系的表演艺术,形成了一种新的风格,被称作“裘派”。他在舞台上兼顾多种角色,从老生到旦角,再到曲艺和地方戏,都有所涉猎,并且善于弥补自己身材瘦小的不足,用脸谱、服装和舞台布局来丰富表现力。
由于他的杰出贡献,尤其是在唱腔方面,他被誉为金少山之后又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不仅音色优美,而且能运用声音变化来刻画人物,使得花脸的声音更加细腻精致。这也改变了前辈们以“实大声宏”取胜的心态,让花面的声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裘盛戎还创造了许多新的板腔,这些板腔既保持了传统风范,又有很大的发展。这些新创造的板腔至今仍然广受欢迎,被收入京剧经典之林。
除了作为老师培养弟子外,裘盛戎还有一定的私人学生,其中最著名的是方荣翔,对裘派神韵深有所感悟。此外还有李祖龙(义子)、陈正宏(义子)等人,也都对 京剧产生过重要影响。